来源:全球半导体观察
在2025年9月12日的内部会议上,微软AI部门负责人穆斯塔法·苏莱曼(Mustafa Suleyman)宣布,微软计划在2025财年投资800亿美元(约合新台币2.5万亿元),以建设自有的AI芯片集群和智算中心,旨在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“自给自足”。
过去,微软在人工智能战略上主要依赖与OpenAI的合作,但近期双方关系趋于紧张。苏莱曼表示,微软希望在继续为OpenAI提供云计算支持的同时,开辟自有技术路线。他指出,微软不仅依赖OpenAI,还在采用开源模型、与其他开发者合作以及自主研发模型。
他强调:“对于一家像我们这样规模和业务多元化的公司来说,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至关重要。”微软在8月下旬发布了首个端到端自研基础模型MAI-1-preview,并已在内部Copilot服务中进行测试。该模型在LMArena文本模型排行榜上排名第24位,显示出微软在前沿模型研发上仍需继续努力。
苏莱曼补充道,微软计划在自有AI芯片集群上投入大量资金,以支持模型训练。他提到,MAI-1-preview仅使用了1.5万颗Nvidia H100 GPU进行训练,称这一规模在行业中只是一个“小型集群”。相比之下,谷歌、Meta和xAI的同类模型训练集群规模是微软的6至10倍。
为了支持庞大的AI计算需求,微软还签署了复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英里岛核电厂的能源协议,以确保算力设施的稳定电力供应。在现有合作中,微软通过Azure OpenAI服务向客户提供技术,并在Copilot等产品中集成OpenAI模型,获得了显著收益。微软CEO萨提亚·纳德拉(Satya Nadella)在会议上重申了与OpenAI的紧密合作关系,表示:“我们与OpenAI有着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,并很高兴继续支持他们。”同时,他也明确表示希望建立自己的能力。